專訪 | 黃志達:看不見的設計
黃志達 Ricky Wong
中國建築裝飾協會軟裝陳設分會專家
寧波市室內設計師協會名譽會長
香港室內設計協會會員
Hall OfFame名人堂年度人物
2018胡潤百富最受青睞的華人設計師
黃志達設計師有限公司創始人及董事長
黃志達,建築、室內及產品設計師,1996年成立RWD黃志達設計師有限公司,先後在香港、北京、上海及深圳設立分公司。在二十餘年的設計生涯裡,帶領公司榮登美國室內設計雜誌《InteriorDesign》“全球百大室內設計師事務所”、《安邸AD》中國100位中國最具影響力國際設計精英榜,並獲得HKMVC香港最具價值影響力企業獎、CIDA中國十強室內設計機構等。RWD涉足領域包括住宅、商業空間、酒店、餐廳、會所等,作品遍佈海內外二十餘個城市及地區,並屢獲美國Gold Key Award、義大利A' Design Awards、德國German Design Award、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、APIDA亞太區室內設計、中國地產設計大獎等。
作為最早開發大陸市場的香港設計師之一,黃志達向來對市場的需求,抑或說“人”的需求,有著敏銳的把握。採訪在黃志達的獨立辦公室裡進行。辦公桌邊上擺著一張他下廚的照片。黃志達喜歡美食,也喜歡下廚。烹飪能夠讓他安靜下來,而策劃菜譜、食材搭配、擺盤這個過程的排布就像做設計一樣。治大國若烹小鮮,做設計也如此,需要掌握好各種平衡。黃志達是一個平衡的高手。他喜歡烹飪、高爾夫這樣需要耐性的事情,也喜歡賽車這樣激情的運動。傳統和創新,穩健和大膽,安靜和激情,在他身上融合。而在設計、管理、商業運營的平衡上,黃志達也是很多設計師羡慕的物件。
Q:在業界以往的認知裡,RWD非常擅長房地產項目的空間設計,成立了產品研發團隊,這是否也意味著RWD的定位改變了?
A:RWD擅長空間設計,房地產項目是主要業務板塊,不可置否,這是我們最擅長及有優勢的部分。當然,我們也在結合市場的變化做業態延展,如酒店、商業空間、醫養等不同類型的項目,開發建築和產品設計的業務,延伸我們的產業鏈。
從設計的本質來講,無論是建築、空間還是產品設計,都要以人為本。以人為本,我認為最重要的是“關愛”人。無論做什麼類型的設計,都要從人性的角度出發,從使用者的需求去考慮提供什麼樣的服務、做什麼樣的設計。未來各個設計領域一定是打通的,設計師要有多元的視野,而所有的設計最終的落腳點都是“人”——從人的需求出發。
成立產品研發團隊,是從市場的角度去考慮。未來,人們對家居產品設計的需求會遠大於空間設計;目前中國市場上相對缺少一些有設計感、品質好,可以滿足大眾的需求,同時又能消費得起的家居產品。由於家族從事傢俱生意,我從小就接觸傢俱,十多年前也設計過傢俱。我一直嘗試產品設計,現在組建更專業的團隊,也有了獨立的辦公室,我們希望可以加快家居產品設計研發板塊的發展。
Q:對產品設計這個新的板塊,你對它未來的計畫是什麼樣的?有跟哪些品牌合作了?
A:我們希望可以循序漸進,做出一些達到團隊期望的產品,向大眾推廣,這是很重要的目標。但我並不急於推出產品,“鶴立”系列傢俱和燈具,我們經過多次打樣,它也達到了量產的條件,但是我們希望能夠掌控設計、製造、營銷等環節,完善後再對外發售。不能差不多,一定得精確,這是我做事的態度。我們甚至考慮到產品的包裝、運輸,使用者能不能方便安裝使用,在品牌合作方面,我和久盛地板合作十幾年了,我所設計的地板系列產品,將于明年上市。
Q:你會怎麼去衡量一個設計好還是不好?
A:設計,我覺得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,同一個設計,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認知。作為設計師,一定要把空間的獨特性和優勢展現出來,這是設計師的使命。以終為始,以最終要達到的目標來開始規劃這個設計,需要重點考慮是使用的人。便利性和使用過程的趣味性,是評判一個設計好壞最重要的標準。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人,瞭解使用者需求和他想要達到的願景,是開始設計前很重要的工作。通過察言觀色,瞭解他的經歷,能夠得到很多設計靈感,獲得超越他心理預期的方案——這也是揣摩人性的過程。這點對設計師來說很重要。
Q:優秀的設計師是觀察的高手,你是一個特別會觀察的人,這個是與生俱來還是後天訓練出來的?
A:很多時候我都會和團隊強調,不要站在設計師的角度去做專業工作的鋪排,你應該用換位思維,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,這樣做出來的東西更貼近需求。設計師需要很強的洞察力,需要同理心。其實人與人的交流相處、言談舉止間,會自然流露出一種感覺,這種感覺不一定能用語言精准描述,所以說悟性很重要。這種洞察力可能和我從小生長的環境有關,在香港這樣密集的城市環境中,你可以感受到世界的快速變化。確立目標,去關注你想要的事物,你的收穫就會更大。
Q:以你的觀察,你覺得大眾對設計的認知和需求在發生什麼變化呢?
A:人們對生活的追求在不斷反覆運算,如今大眾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越來越強烈。同時社會也有急躁的一面,急於求成,或者拿來就用,導致很多設計浮於表面,美則美矣,但沒有充分考慮實用性,使用起來會遇到很多問題。比起創意,更重要的是心意。
我一直提倡“無設計痕跡”,我們的作品中看不到過多的設計痕跡,也看不到無用的設計,但使用起來一切都剛剛好。設計應該是深刻提煉生活需求和願景之後自然而然形成的。設計最重要的目的是解決問題,首先找到問題,才會找到解決的辦法,這是設計最重要的環節。比起表面的視覺表現,我們更在意內在的邏輯,這是不容易被看到的“設計”。
比如今天住宅設計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,從毛坯到精裝交付,未來還會發展為越來越精細的模組,最大程度地節約時間和資源。RWD早已研發出自己的住宅精細化交付標準,從專業的技術建造層面,到視覺的表現,再到生活的維度,動線、水電、收納、清潔、空氣迴圈等等都包含在這個精裝房標準系統裡。在這個基礎上再融入美學和藝術的表達,賦予空間藝術性和故事性。
Q:你說自己是個傳統又創新的人,“傳統”和“創新”分別表現在哪些方面呢?這兩者是怎樣和諧出現在你身上的。
A:我在很多方面其實都是傳統的,生活很傳統,專業也很傳統。在生活上,我不會經常想要去追求新的東西,我會先觀察,看看適不適合自己、是不是自己要的,這是一種非常傳統的作風。對待設計工作,面對一個項目,要做什麼,怎麼做?還是從需求上出發,從最實際的角度出發,再去規劃整個工作路徑。這也是傳統的方式。
而創新是指,設計師要保持站在市場最前沿。設計不是一個專業,設計內容裡包含了很多和設計看似無關的東西,比如社會問題、經濟問題、人們生活的現狀、心理狀態。創新是結合你原來的邏輯然後進行一個革變,在滿足用戶基本期待後給他們意想不到的東西。創新並不是說讓你改變所有的東西,這種“創新”是沒有根基的。設計要符合每個年代、每個年齡段人們的願景,而“創新”就是要給予比他們的願景更多的東西。
Q:你覺得這個時代人們普遍的願景是什麼?
A:簡單、明瞭。你看這幾年流行簡約風,複雜繁複的設計越來越少了。每一種風格的形成都是時代大環境塑造的,在喧鬧的時代環境中,每天要處理大量的資訊,心裡就會嚮往簡單的狀態。
Q:你說自己是傳統的人,我覺得你其實蠻大膽。1996年創立自己的設計公司,這時候你才二十出頭;1997年香港回歸,1998年就到深圳開公司了,成為最早到大陸發展的一批香港設計師。在很多室內設計師涉足產品設計的時候,你已經組建了一個專業的產品設計團隊。
A:我考慮事情會想得很長遠,同時為了到達這個目標設立很多節點,有條不紊,這是我做事的一貫方式。現在家居產品設計的市場和產業條件日趨成熟,那我就放手大膽去做。每一個年代,每一年、每一天,社會都在發生變化,設計師要站在前線去感觸整個大環境,去關注時代的變化。符合時代的需求,設計才會產生更大的價值。
(文/新浪家居)